污水處理問題解答(六)
作者:admin 瀏覽次數:1609
1.問:最近接手一個印染廠的工程調試,因經驗欠缺,請幫助分析一下: 公司的設計方案所寫:水量=3000m3/d
COD=1000mg/L,BOD=200mg/L ,pH=6-13 ,色度=400 倍,SS=500mg/L,硫化物=30mg/L,溫度=48 度(都是小于等于),但是這都是參考類似印染廠的水質定的。基本工藝流程:廢水--調節(jié)池--冷卻塔--水解酸化池--接觸氧化池--二沉池--混凝沉淀池-出水,這個流程是別的環(huán)保公司給設計的,其中竟然沒有設置污泥回流,并且調節(jié)池的調節(jié)作用不好。
我接手的時候,污泥已經培養(yǎng)了一段時間了,活性污泥絮凝體較多,沉淀性能也算好,顏色呈灰色。操作如下: 曝氣 4 小時停 2 小時,六小時一輪回。營養(yǎng)物投加量:淀粉(水解酸化池:每天33.5kg,一次性投加;接觸氧化池:每天33.5kg,兩次投加,每8小時一次) 淀粉(水解酸化池:每天33.5kg,一次性投加;接觸氧化池:每天33.5kg,兩次投加,每 8 小時一次) 磷肥(水解酸化池:每次 10kg,每兩天投加一次;接觸氧化池:每次 8kg,每天投加一次) 有機肥(水解酸化池:前 5 天每天 8 桶,后 10 天每天6桶,一次性投加;接觸氧化池:每 5天每天7桶,后10 天每天 6 桶,分 3 次投加)
這個應該是前段時間培養(yǎng)初期投加的有機肥。
因為環(huán)保局催的急,所以公司在 8 月中旬強行運行了 5-6 小時以應付采樣,結果人家沒來,反倒使得水解酸化池--接觸氧化池內的水幾乎就換了一次,對尚屬培養(yǎng)期的污泥是有影響的。上周廠家又因為用了硫化黑的染料,廢水進了水解酸化池--接觸氧化池后,情況愈發(fā)糟糕,這幾天采樣上來觀察,發(fā)現幾乎沒有多少絮凝體,顏色呈黑色。這幾天都沒進水,曝氣 3 小時停 2 小時,5 小時一輪回,其他操作照舊,但是污泥狀況沒有什么改變。工藝存在一些問題,是物化在生化之后,調節(jié)池內淤泥較多,調節(jié)水質水量能力有限,又沒有污泥回流。請問怎么解決現在的問題,如果重新培養(yǎng)的話,如何控制可以好一些?
答:處理工藝并無不妥,但由于水質不穩(wěn)定,pH 等波動較大,均質很重要,所以調節(jié)池的作用要充分發(fā)揮,可安裝水下攪拌器,安裝很方便。 你介紹的培養(yǎng)方法也不妥,不知道酸化池是用膜法還是泥法?一般來說,先培養(yǎng)接觸氧化池的生物膜,可先移入附近污水廠的污泥接種,這樣可提高掛膜速度,也可減少營養(yǎng)劑的投加量。在培養(yǎng)時的曝氣時間要根據溶解氧等來控制,以免污泥自身氧化,更要防止曝氣流過大而沖刷填料上的生物膜,如不能確定時,寧可少量曝氣。當生物膜初步形成后再逐漸進廢水來馴化,這個過程應該是漸進的。 還有就是要控制營養(yǎng)比,可按 BOD5:N:P 按 100:5:1 來參考,如用大糞作氮源投加,要用沒有發(fā)酵過的。酸化池采用生物膜法,要注意攪拌效果,據我了解用膜法的酸化池能充分混和的很少,不論是采用攪拌泵或脈沖攪拌都會發(fā)生攪拌不充分的現象,影響酸化效果。
2.問:煉油堿渣廢水含有很高的 COD、氨氮、酚、硫,雖然水量不大但直接進入污水廠會對其造成很大沖擊,該采用哪種方法先處理一下?
答:可采用如下工藝:調節(jié)罐--氧化反應塔(空氣氧化)-中和--生化處理。
3.問:厭氧消化產生的甲烷不知如何處置?如何利用?
答:可利用的途徑很多,如作燃料、發(fā)電等,但安全方面的要求很高,投資費用也高,所以國內外大多是燃燒后排放,如 AF、IC 等厭氧處理裝置產生的甲烷都用火炬自動點火燃燒。還可用于沼氣鼓風機,這是很好的利用途徑,這類鼓風機可分別以電和沼氣作動力。
4.問:本工藝采用淹沒式生物膜。考慮到外加碳源要增加勞動量,也不經濟。降低溶解氧,氨氮效果去除也還好,出水硝酸鹽 11mg/L,但是亞硝酸鹽很高。請教:在 C/N較低的情況下能否提高脫氮效果?
答:可采用短程反硝化,因為短程反硝化是直接將亞硝酸氮反硝化為氮氣,可大大節(jié)省能耗,只是因為亞硝酸氮是不穩(wěn)定的,很難積累,所以短程硝化-反硝化在實際運行中很難做到。既然出水亞硝酸氮這樣高為何不試試呢?如果能實現,要外加碳源也是很合算的。
5.問:養(yǎng)豬廢水處理問題
進水:COD1500 mg/L,氨氮500 mg/L,TP60 mg/L,堿度3000 mg/L,硝氮與亞硝氮儀器檢不出,肯定值很低。
出水:氨氮120 mg/L,COD700 mg/L,但是硝氮高達 1200 mg/L,亞硝氮 250 mg/L。 SRT:1 天 請問這種情況正常嗎?這么高的硝氮那來的?如何解釋?
答:如果數據測定正確的話,只有一個解釋,即總氮大大高于氨氮的情況下,含氮有機物不斷氨化,氨氮不斷硝化,而此時處理系統(tǒng)都處于好氧條件下,硝酸氮不能反硝化而大量積累,此情況下如果處理時間增加,出水氨氮可下降,而出水硝氮還會增加。
6.問:我調試一食品廢水,UASB產生顆粒污泥前,原水 COD2000-3000 mg/L,出水一直 750 mg/L左右。這段時間(約 50 天)跑少量絮泥。之后廢水濃度達到 4000-5000 mg/L,減少了處理水量,一直保持出水小于 1000 mg/L。之后開始加大處理量。跑泥更嚴重了,產泥量很大,三相分離器也不好。 達到設計處理量一半時,公司要求我快速提高水量,加快水量過程中,產氣量不斷減少,出水 1100-1500 mg/L。于十五天后接近設計流量,但與甲方合作不好,未能取樣驗收。之后甲方產量減少,但水質濃度變化很大(COD 在 3000-550 mg/L),調小流量后,產氣量開始略增,但顆粒污泥隨水大量流出,非氣泡帶出為主,即使不進水,也會有大量污泥飄起,始終不下沉。這種現象已有十余天了,請問是怎么回事?
答:可能是負荷太大,使酸性發(fā)酵過程延長,造成堿性發(fā)酵不完全。對于進水負荷不穩(wěn)定的處理裝置,污水最好預酸化后再進 UASB 裝置,這樣才能提高 pH,更好地保證處理效果。
7.問:我在做糖蜜酒精廢液的 UASB 厭氧生化處理實驗,目前進水濃度30000~50000mg/L,去除率 55~60%,負荷 20kg,其中遇到很多困難,主要是硫酸根影響,接種污泥(非顆粒泥)流失嚴重,可生化性差。我想原因主要是酸化階段不好而造成的,不知是否是這樣?
答:提二個意見供參考:
(1)酸化時間不宜長,以免 pH 過低影響后續(xù)生化處理;
(2)培養(yǎng)顆粒污泥時,可在接種污泥中加適量活性炭或 PAM,這樣有利于顆粒污泥形成。因不了解具體情況僅供參考
8.問:反硝化聚磷菌(DPB)同步除磷脫氮工藝運行管理中要注意哪些事項?
答:運行管理要求很多的,如厭氧池不能有氧,好氧區(qū)氧不足會影響硝化和聚磷,氧太高會使厭氧區(qū)產生微氧環(huán)境,影響釋磷。有時好氧區(qū)溶氧不高,厭氧區(qū)也可能有微氧,這與好氧區(qū)的溶氧高低外,還與二沉淀池的停留時間、缺氧程度等因素有關,要控制好二沉池的泥層高度。此外,還要做到按工藝要求及時排泥,磷的最終去除出路是通過剩余污泥排放的,如不及時排放,會在系統(tǒng)內周而復始地進行聚磷和釋磷的循環(huán)。
9.問:我這邊有一企業(yè)準備將處理過的污水進行回用,處理工藝是:調節(jié)池-厭氧池-好氧池-一沉池-氣浮池-排污口,其中在一沉池中加入硫酸亞鐵和石灰,在氣浮池中加入氯化鋁和聚丙烯酰胺,出水水質的鐵離子很高,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能夠將其含量降低,成本當然也不能太高?
答:不要用氣浮,可將好氧處理后的水加石灰,調整至pH為 8 左右,再加 PAM,并控制好攪拌等絮凝條件,這樣可提高鐵離子的去除率,可試試看。
10.問:BOD 與 COD 的關系中是否 COD 大于 BOD, COD 減 BOD 約等于不可生化有機物
答:這樣說不確切,因為 COD=COD(B)+COD(NB),前者是可生化性部分,后者是不可生化部分。而微生物在 20 度情況下完成碳化過程約需 20 天(也即 BOD20 與 CODB 接近)。
本文由:www.hotelpuntaarenas.com 整理編輯